老上海"陳無我先生曽著書?老上海三十年見聞錄?,里面收錄調(diào)寄?鷓鴣天?的英租界茶樓小令一闋:"四海升平引鳳來,三元同慶百花開。滬江第一青蓮閣,風(fēng)月長春得意回。金鳳闕,玉龍臺,五層樓峙白云隈。玉壺春向洞天買,碧露龍泉樂也該。"短短50多字竟含有20家茶樓名號,足見當(dāng)時上海茶樓如何之多!然而,上海不產(chǎn)茶,茶館越開越多說明上海人"不可一日無此君",開門七件事:柴米油鹽醬醋茶,這"茶"也算是開門的"七君子"之一啊。
中國人歷來推崇茶,上海人也不例外。自上海開埠后,許多成年男子就喜歡"孵"茶館,一大早出門,不是去上班,看見路上熟人不住打招呼:"到茶館吃茶去"。其實,去茶館是幌子,內(nèi)心念的是另一本經(jīng),不外乎:做生意、尋生意、看戲、聽書、會朋友、辦差,或是吸鴉片、尋花問柳、撈黑錢、打牌賭博等。真正懂得品茶者,少之又少。說白了,在許多上海人的心目中,喝茶是交際的橋梁,其次才是解渴和品嘗。
據(jù)史料記載,上海最早出現(xiàn)的茶樓并不姓"茶",同治年間,在英、法租界交界的三洋涇橋堍,"麗水臺"掛牌營業(yè)。其時,洋涇浜與黃浦江相通,茶館臨浦高筑,置身其間,眼前"麗"水潺潺,似乎與館名相符,其實此"麗"非那"麗"。原來,洋涇浜一帶娼業(yè)興隆,秦樓佳麗、楚館嬌娃,搔首弄姿出沒其間。麗水臺開張后,生意興隆,不但本地男子絡(luò)繹不絕,旅滬客商也是慕名而至。
此端一開,引人眼紅,嗣后20多年間,上海灘的茶館接連開張,至宣統(tǒng)元年,已多達(dá)64家。又過10年光景,總數(shù)已過160家。
春風(fēng)得意樓在豫園九曲橋北口,高三層,樓前有一廣場,江湖藝人借此表演雜耍,幾乎天天人山人海。茶館大門上一幅金字楹聯(lián):"上可坐下可坐坐足,你也閑我也閑閑來",突出了"閑來""坐足"。春風(fēng)得意樓茶資便宜,清末,上等綠茶每客26文,中等20文,下等14文,此外,一律另加小費3文。當(dāng)時,3文可買一個大餅,花十個大餅的錢就可喝到上等茶,且隨你喝多久、玩多久。茶樓底層比較嘈雜,大多為香客或來往過客,二層則是商人的天下,地產(chǎn)商、藥材商、營造商、銀樓商……幾乎應(yīng)有盡有??梢哉f,春風(fēng)得意樓如此"得意"大多是靠商人撐起來的。三層是娛樂,日夜兩場蘇州評彈很吸引人。評彈藝人善于賣關(guān)子,一則?唐伯虎點秋香?,點了一個多月還未點到秋香,客人則一個多月里天天去聽,就等點到秋香。一本?西廂記?更是說上一年有余,客人也就跟著光顧一年多。
坐落在九江路的文明雅集茶樓則另辟蹊徑,在"雅"字上大做文章,吸引琴棋書畫愛好者,成為滬上文人雅士、騷人墨客的聚會場所。他們或潑墨作畫,或管弦絲竹,或考古論今,生意盛極一時。原來該茶樓老板叫郁達(dá)夫,擅長書畫,是任頤的入室弟子。
上海的舊式茶樓都掛有一塊木牌,上書"奉憲嚴(yán)禁講茶"。原來,上海幫會勢利十分猖獗,經(jīng)常發(fā)生矛盾,解決的辦法就是約定時間去某茶館,由黑道頭面人物主持,雙方喝茶講理,謂之"吃講茶"。調(diào)解成功,主持者把紅綠兩碗茶混和,雙方喝下,就算矛盾解決。否則,雙方伏兵殺出,茶館變成戰(zhàn)場,后果嚴(yán)重。所以租界當(dāng)局從治安角度要求茶館將"奉憲嚴(yán)禁講茶"的牌子掛在醒目處。
但,"吃講茶"并未就此消失,這里單表一個馬永貞。
馬永貞由山東初闖上海灘時,其人如俠,做了些扶弱抑強的好事,也打過口出狂言的外國大力士,但十里洋場十個大染缸,馬永貞也被染得變了色。他也開始以強凌弱、敲詐勒索、橫行霸道。
當(dāng)時,北方人常到上海販馬為生,馬永貞則以地頭蛇自居索要孝敬費,如果不從,馬永貞就以相馬為名,伸手在馬身上一拍,由于他內(nèi)功了得,凡經(jīng)他一拍的馬必受內(nèi)傷。長此以往,他與馬販子的結(jié)怨越來越深。有個叫顧忠溪的馬販子(綽號"白瘌痢")年輕氣盛且工于心計。一天,馬永貞以20兩銀價買了一匹,馬牽走了,缺不給分文。事后,雙方多次交涉未果,于是約定用"吃講茶"的辦法來解決。馬永貞在上海也有孵茶館的習(xí)慣,常去南京路的一洞天茶樓。1879年4月13日,他如約來到二樓雅座,見"白瘌痢"等一幫馬販子已經(jīng)在座,且人數(shù)眾多,而他形單影只。但他不怕,"吃講茶"于他已不是第一回,憑他的功夫,上海灘還真沒人敢動。
然而,馬永貞剛落座,茶還未"吃",也未"講",對方即從桌子下掏出石灰包朝馬永貞臉上扔去,無奈他雙眼沾滿石灰,再好武功也只能"瞎打",對方拳足刀梃,馬永貞身負(fù)11處刀傷,渾身鮮血,奄奄一息。茶樓老板李涌泉喚來巡捕,馬販早已逃個精光。當(dāng)天半夜,馬永貞在醫(yī)院里咽下最后一口氣。"白瘌痢"被馬永貞也打中要害,雖經(jīng)醫(yī)院搶救沒死,但還是被巡捕抓獲,最終被依法處以絞刑。
馬永貞的這段,茶館自然作為最佳的傳播平臺。于是,戲曲、評彈以此為題材在茶館演出,把馬永貞寫成民間英雄,把"白瘌痢"寫成惡霸,馬永貞被惡霸害死了,馬永貞的胞妹馬素貞從山東趕到上海,手刃"白瘌痢"為兄報仇。如今,上海的茶館不下千家,高中低各檔皆有,適合不同層次人群。而真正喜歡品茗的茶客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茶樓。
其實,茶一直與市場商業(yè)行為密不可分。茶葉歷來是我國的大宗出口商品,上海開埠后,由于各國洋行云集上海搶做茶葉出口生意,導(dǎo)致全國茶葉對外貿(mào)易中心漸由廣東、九江、漢口讓位于上海。出口茶葉品種繁多,但大體為紅茶、綠茶、磚茶,紅茶主銷英國,綠茶主顧是美國和北非,磚茶則出口俄羅斯。茶樓也會經(jīng)營茶葉,客戶大多是店里的茶客,當(dāng)然也會有過往客人買茶品茶。